浙江義烏將處理達標的中水回補河流 汙水變成生態水
作爲“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”,浙江義烏1105平方公裏的土地上,工業企業達2.6萬家,外來人口有130多萬。但義烏市水資源嚴重缺乏,人均占有量不足500立方米,僅爲全省人均的1/4。
自2015年6月開始,義烏市通過編制專業規劃等舉措,形成了城鄉一體化、全覆盖的汙水治理規劃體系。“打破街鎮單獨規劃、各自爲政的模式,系統布局汙水處理廠、汙水管網等汙水處理設施。”義烏市水務建設集團總經理陳德占說。之後,主城區的3座汙水廠通過連接管實現了互聯互通,城鄉汙水處理設施基本全覆盖。目前,義烏城市汙水處理率達到92.9%,達標排放的中水給河流提供有效補給,每天配水能力達28.5萬噸。
汙水廠和汙水管網的運維管理原來是財政全額撥款,現在變成了自負盈虧,企業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獲得收益。“政府購買服務,有利于提高專業化程度和效率,也更方便政府監管考核。”陳德占說。
“調查發現,義烏的汙水排放不同于其他地市,存在氨氮、總磷高的特點,因此制定了更爲嚴格的汙水排放‘義烏標准’。”義烏市“五水共治”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陳擁軍說,國家一級A標准要求出水氨氮控制在5毫克/升以下、總磷控制在0.5毫克/升以下,義烏要求氨氮在0.5毫克/升以下、總磷在0.2毫克/升以下。爲此,義烏市財政投入2.35億元,對各汙水廠實施提標改造。目前,9座汙水廠外排水水質全部達到嚴于國標的“義烏標准”。據測算,推行“義烏標准”後,每年可再減少氨氮排放量747噸、總磷排放量49噸。
經過汙水廠處理達標後的中水,白白流掉太可惜。義烏市將其引入城市內河,再回流義烏江,原來封閉的城市內河水系立刻活起來了。同時,義烏規劃建設了義烏第一汙水處理廠再生水利用工程及配套管網,近期處理能力達每天1萬噸。高品質再生水將應用于印染、電镀等行業生產性用水。“這樣水資源得到集約利用,而且水價低了,生產成本也有所下降。”義烏市義泰毛紡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亦?說。


